您现在的位置是:首页 > 文章
  • 南怀瑾:谁才是你身边最“靠谱”的人?

    南怀瑾:谁才是你身边最“靠谱”的人?

    这里是自《长短经》中摘录出来的一篇:《臣行第十》,就是如何做一个很好的大臣,换句话说如何做一个很好的干部。

    南怀瑾东方讲堂2023-04-12
    文章
  • 南怀瑾先生:中国传统的读书人,是这样的!

    南怀瑾先生:中国传统的读书人,是这样的!

    曾子曰:士不可以不弘毅,任重而道远。仁以为己任,不亦重乎!死而后已,不亦远乎!我国上古文化,两三千年前的士,有点类似现在的兵役制度,这是上古的政治制度,也是社会制度:每十个青年中,推选一人出来为公家服务的,就是士。所以士是十字下面加一横。被选为士的人,要受政治教育,学习法令规章。士出来做官,执行任务做公务员,就叫出仕。

    钱穆与中国文化2023-04-12
    文章
  • 清明时节雨纷纷

    清明时节雨纷纷

    今天是周三学唐诗的时间,正好又到清明节,我们的学习进度也恰巧在杜牧诗,那今天自然要来学习杜牧的《清明》了。

    悠雲詩笺2023-04-07
    文章
  • 南怀瑾:天下最尊贵的三件事

    南怀瑾:天下最尊贵的三件事

    诸位要注意啊!今天社会只讲现实,所谓现实就是财富,房屋住得漂亮,汽车坐得新,钞票多,就是如此而已。另一面的精神天地,则远非现实所能影响。所以孟子在此提出了“达尊三”,所谓“达”,就是共通的;所谓“尊”,就是最高尚的。

    南怀瑾东方讲堂2023-04-07
    文章
  • 南怀瑾先生:不要以为我就是学佛修道的,我的书重点是这两本!

    南怀瑾先生:不要以为我就是学佛修道的,我的书重点是这两本!

    我发现大家有个错误观念,以为南怀瑾是个学佛打坐搞修道的人,想跟他学一点修身养性,如不能成仙成佛,也至少祛病延年。这个观念错了,不是这样一回事。……

    南師如是說2023-03-29
    文章
  • 南怀瑾先生:王阳明的秘事和错误

    南怀瑾先生:王阳明的秘事和错误

    王阳明当年很有意思的,出将入相。日本人明治维新是受他的学问影响,这叫王学。蒋介石也是研究王学的。 王阳明曾在江西做巡抚,那个时候的巡抚,等于现在的党政军一把抓,比省长还有

    南師如是說2023-03-29
    文章
  • 南怀瑾先生:可惜达摩祖师的精义被忽略,大家走错方向误入魔境

    南怀瑾先生:可惜达摩祖师的精义被忽略,大家走错方向误入魔境

    达摩大师以“四行”而概括大小乘佛学经论的要义,不但为中国禅宗精义的所在,而且也是隋、唐以后中国佛教与中国文化融会为一的精神之所系。

    南師如是說2023-03-24
    文章
  • 南怀瑾先生:很多病都是气的问题,癌症是“气结”

    南怀瑾先生:很多病都是气的问题,癌症是“气结”

    中年以后,肚子越来越大,下元气、生命报气越来越没有了,肠胃肥肿了,横膈膜以下、胰脏以下的气,就是原来的业报气已经快用完,只剩后天的一点空气在用,所以肚子就大,肠胃就不对,胰脏也出毛病了。

    南師如是說2023-03-24
    文章
  • 南怀瑾先生:爱情哲学

    南怀瑾先生:爱情哲学

    人最爱的还是自己我在辅仁大学讲课时,大家觉得我上课很随便,他们不像你们这么乖。那些女同学问,老师啊!哲学慢一点讲,先问一个问题,什么是恋爱哲学?我说这很难办啊,我上哲学的课,没有

    恒南书院2023-03-16
    文章
  • 南怀瑾先生:这首诗是强调不动心的代表作,比经文的解释更简单明了

    南怀瑾先生:这首诗是强调不动心的代表作,比经文的解释更简单明了

    唐宋以后,佛家也好,道家也好,儒家也好,各家做修养的工夫,都希望做到不动心。直到现在,学禅、学道,不管哪一宗派的修法,凡是讲究静坐工夫的,也都是希望做到不动心。只是唐代以后的禅,改

    恒南书院2023-03-16
    文章
  • 多彩多姿的水母

    多彩多姿的水母

    像一顶顶彩色的伞漂浮在蓝色的海洋,真使人想起雨中石板巷那一把红色的油纸伞。想象的闸门也随着那些长长的飘带慢慢打开。古时候的人看到他们一定感到非常惊奇,要不北宋诗人沈

    悠雲詩笺2023-03-16
    文章
  • 几度古城吟未休

    几度古城吟未休

    物换星移,世事变迁,是社会发展的一种自然现象,但这种变化往往会刺激诗人的神经,或怀旧,或思人,总要发一番感叹。王勃登上滕王阁,曾经写下“闲云潭影日悠悠,物换星移几度秋。阁

    悠雲詩笺2023-03-16
    文章
  • 南懷瑾先生 | 人體以背脊骨為中心,保持督脈的健康有如此重要

    南懷瑾先生 | 人體以背脊骨為中心,保持督脈的健康有如此重要

    人們平常講話走路都是歪的,你看站起來好像很端正,其實兩個肩膀不是平的,自己都要清楚,一個修行人連自己的身體都不清楚,時刻都是歪的,這些我平常都講過,我在《靜坐修道與長生不老》都講過的。大家都說看過我的書,我一聽就笑

    南怀瑾文教基金會2023-03-16
    文章
  • 《悠雲诗笺》跟帖作品展示(二)

    《悠雲诗笺》跟帖作品展示(二)

    从3月7日刊发《牡丹一绽动诗兴》到3月11日的学唐诗《山雨欲来风满楼》,这5天陆续有诗友跟贴吟诗。这期展示的诗人有杨正温、王奇顺、子路、新月、天佑馨荷、蒲公英、路辉、听心、易宁、程程、鲁青等,他们有的是雲学堂的老朋友,有的是一直坚持跟帖的新朋友。

    悠雲詩笺2023-03-15
    文章
  • 南怀瑾先生:个性不是坏事,但没有真正的涵养,就都会变成坏事

    南怀瑾先生:个性不是坏事,但没有真正的涵养,就都会变成坏事

    子曰:由也,女闻六言六蔽矣乎?对曰:未也。居!吾语女:好仁不好学,其蔽也愚。好知不好学,其蔽也荡。好信不好学,其蔽也贼。好直不好学,其蔽也绞。好勇不好学,其蔽也乱。好刚不好学,其蔽也狂。

    恒南书院2023-03-15
    文章
  • 南怀瑾先生:长期这样的坐姿,小心身体会出问题

    南怀瑾先生:长期这样的坐姿,小心身体会出问题

    静养就是安静,静坐不一定要这样盘坐,但盘腿静坐很重要。你看隋唐以前塑的佛像三围标准,一定是两腿盘好,屁股是稍向后凸,细腰身,坐得很端正,这叫七支坐法。中国的佛像有些是大肚子的,那是宋朝以后塑的,比较不合标准。

    南怀瑾东方讲堂2023-03-15
    文章
 900    1 2 3 4 5 6 7 8 9 10 下一页 尾页
二维码